民族学家谷苞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纪念会暨“欧亚边疆、民族走廊与绿洲社会文化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3 点击数:

 

2022年5月21日,由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办、《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和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培育基地协办、我校俄语学院承办的《民族学家谷苞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纪念会暨“欧亚边疆、民族走廊与绿洲社会文化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长安校区召开。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一级巡视员王海青出席会议。著名民族学家谷苞先生女儿谷风女士专程从兰州前来参会。兰州大学王建新教授、北京大学李建新教授、西北民族大学马忠才教授、云南大学谭同学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马强教授、青海民族大学李建宗教授、新疆师范大学罗意教授、兰州大学李正元副教授、兰州大学刘铁程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如东副研究员等四十余位学者与会,我校俄语学院院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黄达远教授主持会议。本次学术活动在线下线上同步进行,我校部分师生在线下参加了会议。

副校长党争胜致辞

副校长党争胜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本次会议是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场全国性学术会议。举办本次会议,寄托了学界对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谷苞先生的追思和纪念。希望基地主办的本次学术活动能够更好地继承、延续中华民族共同性研究的学术传统。谷风女士在致辞中代表家人简要回顾了父亲的生平,指出在谷苞先生逝世以后,他的学术思想还不断受到学界和的关注,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纷纷展开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并整理出版了谷苞先生的成果,她特别对西安外国语大学举办这次会议表示感谢。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一级巡视员王海青司长在致辞中肯定了谷苞先生的学术贡献,在全国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之际,举办本次研讨会非常及时和必要,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陕西省民委基地要注意培育好学科人才队伍、凝聚学术力量,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术研究,出特色和高质量成果。黄达远教授表示,对于国家民委的要求,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将不折不扣执行,努力做好相关的工作。《西北民族研究》主编马忠才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谷苞与西北民族大学的渊源,谷老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一些重要成果都发表在《西北民族研究》杂志上。谷老生前挚友、年届87岁高龄的民族学家、西北民族大学郝苏民教授给会议发来书面致辞:将继承谷老的学术思想,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对我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进一步拓宽研究,衷心期盼学界友好同心齐力共创民族研究的新局面!最后,谷风女士向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赠送了谷苞著作与纪念品,黄达远教授代表基地接受了谷风女士的赠书并表示诚挚感谢。

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一级巡视员王海青致辞

谷风女士给省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赠送费孝通签名书

随后,来自各地的学者进行了学术研讨。第一阶段主题是“谷苞与边疆中国”;第二阶段主题是“欧亚边疆、民族走廊与绿洲社会文化研究”;第三阶段是“区域国别·欧亚边疆”研究生专场。共有十二位学者和研究生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相关专家还进行了犀利和深刻的点评。

在闭幕式上,兰州大学王建新教授在总结中提到本次会议以谷苞先生的思想为主题展开,讨论研究范围辐射国内外,是对谷老思想的传承也是对费孝通民族学、民族史、民族政治学的传承。他还鼓励参会的年轻学子学习多门域外语言,丰富获取资源的手段,更好的从事区域国别研究。北京大学李建新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在理论建设、实践启发两方面延伸、发展了谷老的学术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置于整个欧亚大陆背景下,这为更深刻理解谷老的学术理论与思想提供了新思路。

黄达远教授最后总结了本次会议,指出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家民委的重视,得到兄弟院校和相关专家学者、特别是谷风女士的大力支持。本次学术研讨会为我校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凝炼了学术方向、也为进一步做好研究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议题。与会专家与师生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的成果重大,会议是圆满和成功的,本次在我校顺利落下帷幕。

兰州大学刘铁程副研究员播放十余年前采访谷老的访谈音像

(文:傅加杰、黄达远;图:任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