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培养新时代文化传播者——我院白俄语教研室主任余源受邀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分享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29 点击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为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概述分享会”系列活动。11月26日下午,系列活动的第五场分享会在图书馆六楼马列书屋举行,学习主题为“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云芳老师主持,我院白俄语教研室主任余源受邀参加本次分享会。

会上,杨云芳老师以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为切入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论述,从理论方面系统地梳理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问题,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外语学子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俄语学院白俄罗斯语专业1801班巨馨雨同学在白俄罗斯文化国情课上看到白俄罗斯草编娃娃受到启发,联想到陕西的凤翔草编,申报了题为《融媒体时代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以凤翔草编为例》的大创项目。本次分享会上,巨馨雨同学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向老师和同学介绍白俄罗斯草编,分享对凤翔草编实地调研的经历,挖掘草编手艺背后的文化价值,期望在与白俄罗斯草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借鉴其手工艺设计理念,提升草编产品的文化影响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同时还开通了Bilibili、抖音、微信视频号等自媒体平台大力宣传。通过此次调研,不仅夯实了课堂知识,还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巨馨雨同学表示,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希望大家坚守文化自信,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共同为陕西非遗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余源老师现场带来白俄罗斯草编杯垫和凤翔草编作品,以“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传承”为主题,讲述调研背后的故事,例如传统手艺所面临土地数量减少导致制作草编的原材料匮乏;作品耗时多,经济效益低;作为产品创新性不足等困境。但同学们坚持不懈,迎难而上,针对这些问题作出解决方案,跨院系组成团队,开通自媒体平台进行大力宣传,带动人们关注传统文化;还结合自身专业,进行中国、白俄罗斯文化草编互鉴。余源老师表示,责任和担当不是空话,以巨馨雨同学为首的调研团队正践行这句话。文化需要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传承,需要关注文化传承背后的故事。

课堂是文化传播载体,教师与学生都是文化传播践行者。依托学校平台与课程架构,积极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使学生通过课堂掌握理论知识,积极拓展实践,不断自我完善。俄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分享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课程与思政同向而行,开拓学生创新思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助力学生向前发展。

附:白俄语1801班巨馨雨同学分享视频

(图:陈杨凡;文:陈杨凡、王浩;审核:马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