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9日晚,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宁琦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定位及其研究的突破点”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副校长党争胜主持。
宁琦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内涵,并提出外语人才应该充分发挥在该领域研究中掌握一手研究资料与研究能力的优势。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学科基础可分为空间、历史、文化四个研究维度,不同领域的学者应该参与到不同维度的研究中,促进相关领域相互交融、打破壁垒。在学科内涵上,国别与区域研究以特定国家或区域为对象,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其目标是构筑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为世界整体和自己国家服务。对学科内涵的研究探讨启示我们,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不应该照搬西方视角、西方中心主义,应该自成范式,为国家立场、国家利益服务,建设以中国视角出发的理论框架。
宁琦教授为大家厘清国别研究和区域研究之间的界限与定位,认为两者不可等同。国别研究为点,问题研究为线,区域研究为面,国别研究和区域研究互相支撑、补充。要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结合,建立独特的超越民族国家的研究范式。研究目标不仅是了解和认识其他国家、地区和世界,更要突破西方镜像、西方模式。
宁琦教授分析了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学科现状和人才培养现状。她认为,在学科建设现状上存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团队建设不足、学科缺少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存在矛盾、国别研究与区域研究的学科属性和边界线不足等问题。在人才培养现状上,有29所高校设立与国别与区域研究相关的二级学科与专业,但依旧存在国别与区域研究资源分布不均衡、专家缺乏、人才培养经验不足等问题。
为跨越上述学科建设不足,需寻找国别与区域研究突破点;第一是进行现状研究,以文化为线索,研究区域内和区域外国家的联系和独特性;第二是冷门“绝学”,鼓励根据学术兴趣和学术积累进行跨学科、跨区域的研究。相应地可采用厘清学科定位、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对接国家智库等对策。学科有广阔前景,高校需要发掘自身独特优势,找到研究定位,寻找学术研究路径。国别与区域研究必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坚持基础理论与现状研究相结合、语言基础与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相结合的两条主线 ,以人才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建立以语言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化国别与区域研究。
党争胜副校长对宁琦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简短总结,对宁教授对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内涵,以及区域国别研究的空间、社会、文化、历史四个维度、区域国别入手的几个突破点等观点表示高度认同,这对于西外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北大能够支持西外进行相关的学科建设。黄达远院长向宁琦教授介绍了我院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学科建设成果。宁琦教授对我院在各个专业中的开拓创新、学科建设的高瞻远瞩进行了高度评价。整场讲座内容扎实深入、讲解明白晓畅,为师生拓开相关研究思路、为学院相关学科建设打开广阔通路。
主讲人简介:宁琦,北京大学学党委周书记,副校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领城为俄语语言文学,关注俄罗斯问题研究及外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曾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秘书长;教育部外指委委员、俄语分委会副主委、《中国俄语教学》杂志副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俄罗斯东政中量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期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副会长等。
(图文:王钰茗;审核:黄达远、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