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学院师生顺利完成2025“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服务保障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4月9日至12日,以“加强数字经济合作 助力青年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25“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在西安顺利举行。

俄语学院共派出17名师生,以专业的语言服务为本次活动提供全流程、全方位保障工作,以优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中外青年搭建起高效对话的桥梁。学院团委书记田腾全程参与活动的筹备工作;钱娅莉、裴丽敏、李小彤三位教师承担此次交流营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工作;5名语言志愿者承担五国青年代表团在陕访问期间的日常沟通与协调工作,8名会务志愿者承担了会场布置、入会指引等服务。

志愿者师生陪同中亚五国代表团参观陕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共同感受中国制造的雄厚实力;在兵马俑、大唐不夜城、大雁塔等西安名胜古迹,翻译老师深度讲解其背后的文化和故事,挖掘中国—中亚友好交流的悠久历史;在青兜兜公益市集,志愿者与外宾一起了解中国的志愿服务现状,让温暖与善意在青年之间传递;在发展对话会上,俄语学院翻译老师助力7项合作项目顺利签约,涵盖人工智能、产业合作、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领域,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注入全新动能。

俄语学院MTI研究生冯敏,在本次活动期间作为语言志愿者,负责哈萨克斯坦青年代表团在西安访问的日常沟通和协调工作,并且在会议洽谈、记者采访环节提供了专业的双语服务。她表示:“作为一名俄语专业在读研究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参与此次志愿服务工作,我深感荣幸。此次志愿服务工作不仅锻炼了我的语言水平和组织应变能力,还体会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的光明前景,今后我会继续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此类活动,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院师生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中亚五国代表团的一致好评,团省委也高度评价俄语学院在此次活动中的突出贡献。未来,学院将持续发挥多语种优势,在国际舞台书写更多互利共赢的丝路新篇。图片:2025“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活动主办方;文字:张柏青;指导老师:田腾;审核:温玉霞、董静